汉字 | 璫 |
释义 | 璫17254![]()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都郎切,音當。 《說文》:華飾也。 義 又,《廣韻》:耳珠。 《集韻》:充耳也。 《古詩・爲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 義 又,《前漢・宦者傳》:秦漢中常侍參用士人冠,皆銀璫左貂。明帝攺金璫右貂,悉用奄人爲之。 《後漢・輿服志》:中常侍冠加黃金璫,附蟬爲文,貂尾爲飾。 義 又,璧璫。 《前漢・司馬相如傳》:華榱璧璫。 【師古註】璧璫以玉爲椽頭。當卽所謂璇題、玉題者也。一曰以玉飾瓦之當也。 《文選・班固西都賦》:裁金璧以飾璫。 【註】璫,椽頭飾也。 義 又,金琅璫,鈴鐸也。 杜甫詩:夜深殿突兀,風動金琅璫。 《正韻》亦作鋃鐺。 義 又,丁璫,玉佩聲。 《詩緝》:玉佩鳴丁璫。 《韻會》一作丁當,一作丁東。 義 又,琅璫,鎖也。詳琅字註。 義 又,草名。 《詩・周南》采采卷耳【疏】:卷耳如婦人耳中璫,今或謂之耳璫。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