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隗 |
释义 | 隗34698 部首:阜 筆畫:10 總筆畫:18注音:ㄨㄟˇ,ㄨㄟˊ,ㄍㄨㄟ拼音:wěi, wéi, ɡuī卷別:戌集・中卷武英殿刻本:第 3251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358 頁,第 22 字標點整理本:第 1347 頁,第 10 字 音 《唐韻》《正韻》:午罪切; 《集韻》《韻會》:五賄切,𡘋音頠。 《說文》:陮隗也。 《玉篇》:高也。 揚雄〈甘泉賦〉:㟎𡼗隗虖其相嬰。 【註】𡼗隗,猶崔嵬也。 義 又,國名。 《公羊傳・僖二十六年》:楚人滅隗,以隗子歸。 〈鄭語〉: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 義 又,姓。 《左傳・僖二十三年》:狄人伐廧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 【註】隗姓。 又,〈僖二十四年〉:昭公奔齊,王復之。 又,通于隗氏。 【註】隗氏,狄后。 〈周語〉:翟隗,姓也。 《史記・秦始皇紀》:丞相隗林。 【註】隗,姓;林,名。 音 又,《集韻》:吾回切; 《韻會》:魚回切,𡘋音桅。 《集韻》:高貌。 義 又,人名。 《戰國策》:欲將報讎,故往見郭隗。 李白詩: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臺。 音 又,《集韻》《類篇》𡘋俱爲切,音龜。 《集韻》:山名。 《字彙》:大隗,山名。 【按】《莊子・徐無鬼篇》「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具茨既爲山,則大隗必非山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