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隃 |
释义 | 隃34653 部首:阜 筆畫:9 總筆畫:17注音:ㄕㄨˋ,ㄕㄨ,ㄒㄩ,ㄩˊ,ㄧㄠˊ拼音:shù, shū, xū, yú, yáo卷別:戌集・中卷武英殿刻本:第 3245 頁,第 1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356 頁,第 13 字標點整理本:第 1344 頁,第 21 字 音 《唐韻》:傷遇切; 《集韻》《韻會》:舂遇切,𡘋音戍。 《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 《戰國策》作西兪。 音 又,《廣韻》:式朱切; 《集韻》《韻會》:舂朱切,𡘋音輸──義同。 音 又,《廣韻》:相兪切; 《集韻》:詢趨切,𡘋音須──義同。 音 又,《集韻》:一曰越也。 音 又,《廣韻》:羊朱切; 《集韻》:容朱切; 《正韻》:雲俱切,𡘋音兪。 《廣韻》:隃麋,縣名。 《前漢・地理志》:右扶風隃麋縣。 音 又,人名。 《史記・周本紀》:子毀隃立。 【註】隃,音踰。 義 又,《呂氏春秋》: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聽鳳凰之鳴,以別十二律。 音 又,《正韻》與逾同。 《左傳・襄二十年》:隃隱而待之。司馬相如〈上林賦〉:隃絕梁。 《前漢・嚴助傳》:輿轎而隃嶺。 音 又,《集韻》:餘招切,音姚──遠也、行也。與遙同。 《前漢・英布傳》:隃謂布何苦而反。 又,〈趙充國傳〉:兵難隃度。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