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院 |
释义 | 院34585![]() 音 《唐韻》:王眷切; 《集韻》《韻會》:于眷切,𡘋音瑗。 《說文》:堅也。 《玉篇》:周垣也。亦作寏。 《增韻》:有垣牆者曰院。 《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八・唐紀六十四》:上(宣宗)欲作五王院於大明宫,以處皇子之幼者,召術士柴嶽明使相其地。 義 又,官廨曰院。 《唐書・明皇紀》:置麗正書院,聚文學之士。 又,〈令狐綯傳〉:綯爲翰林學士,夜對禁中燭盡,以金蓮花炬送歸院。 又,宋錢易《南部新書》乙:自唐初來,歷五院惟三人,李尚隱、張延賞、溫造。 【註】五院謂監察、殿中、侍御史、中丞、大夫。 義 又,儒者所居曰書院。 《方隅勝略》:白鹿書院在廬山,鵝湖書院在鉛山縣。 義 又,浮屠所居曰僧院。 《傳燈錄》:本行和尙云:若有人道得著,老僧分半院與汝同住。 義 又,道流所居曰道院。 白樂天〈尋郭道士〉詩:看院止留雙白鶴。 音 又,《廣韻》《集韻》𡘋胡官切,音桓。 又,《集韻》:委遠切,音婉──義𡘋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