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附 |
释义 | 附34534![]() 音 《廣韻》《集韻》《韻會》𡘋符遇切,音駙。 《玉篇》:依也、近也、著也。 《廣韻》:寄附。 《集韻》:托也。 《易・剝卦》:山附于地。 《禮・樂記》:附親萬民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附于𠛬者,歸于士。 【註】附,麗也。 《孟子》:附於諸侯曰附庸。 義 又,《玉篇》:附,益也。 《論語》: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爲之聚斂而附益之。 《前漢・諸侯王表》:設附益之法。 【註】封諸侯過限曰附益。 【按】《說文》附益作坿字,泥。 義 又,《廣韻》:姓也。晉有附都。 義 又,轉附,山名。 《孟子》:吾欲觀於轉附朝儛。 義 又,附耳,星名。 《史記・天官書》:畢曰罕車,其大星旁小星爲附耳。 義 又,高附,國名。 《後漢・西域傳》:高附國,在大月氏西南,亦大國也。 義 又,附子,藥名。 《前漢・外戚傳》:卽擣附子,齎入長定宮。 義 又,與「祔」通。 《禮・雜記》:大夫附于士。 【註】附,讀爲祔──祔,祭也。 音 又,《唐韻》:符又切; 《集韻》:扶富切,𡘋音覆。 《說文》:附婁,小土山也。 又,夏侯惠〈景福殿賦〉:曾櫨外關,榱桷內附;或因勢以連接,或邪詭以盤構。 音 又,《集韻》:薄口切,音瓿。 《玉篇》附婁,今作培,《集韻》或作㟝㟊。 義 又,與「胕」通。親戚曰肺附。 《前漢・劉向傳》:臣幸託肺附。 音 又,《集韻》:芳無切,音敷──古孚字,卵孚也。註詳子部四畫。 音 又,叶音府。 《詩・大雅》: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後叶下五反,奏叶宗五反。 卷別:考證・戌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792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6 頁,第 33 字 【考證】① 《前漢・劉向傳》臣幸托肺附。謹照原文,「幸托」改「幸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