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34531
部首 筆畫5 總筆畫13注音ㄅㄟ,ㄆㄧˊ,ㄆㄛ,ㄅㄛ,ㄆㄛˊ,ㄅㄧˋ拼音bēi, pí, pō, bō, pó, bì卷別:戌集・中卷武英殿刻本:第 3228 頁,第 4 字同文書局本:第 1348 頁,第 10 字標點整理本:第 1337 頁,第 8 字

  《唐韻》:彼爲切;
《集韻》《韻會》:班麋切;
《正韻》:逋眉切,𡘋音𥓓。
《說文》:阪也。一曰池也。
《玉篇》:澤鄣也。
《風俗通義》:陂者,繁也。言因下鍾水,以繁利萬物也。今陂皆以漑灌。
《書・禹貢》:九澤既陂。
《禮・月令》:⽏竭川澤,⽏漉陂池。
【註】畜水曰陂。

  又,地名。
《左傳・成四年》:詐人敗諸展陂。
【註】展陂,許地。
又,〈昭十三年〉:次于魚陂。
【註】竟陵縣城西北有甘魚陂。
又,《正字通》:黃陂,縣名,今黃州府。

  又,《前漢・禮樂志》:騰雨師,洒路陂。
【註】路陂,路傍也。

  又,《集韻》或作波。
《史記・貨殖傳》水居千石魚陂,又〈灌夫傳〉陂池田園,《前漢書》𡘋作波。
又,《前漢・景十三王傳》:游雷波。
【註】波讀爲陂。雷陂,陂名。

  又,《集韻》:蒲麋切,音皮──陂池,旁頹貌。
  又,《集韻》《韻會》𡘋滂禾切,音坡。
《集韻》與𨸭同。𨸭陀,不平也。
《爾雅・釋地》:陂者曰阪。
《方言》:陂,衺也,陳楚荆揚曰陂。
《釋名》:山旁曰陂,言陂陁也。
《玉篇》:陂陀,靡迆也。
《唐韻正》:《書・洪範》「無偏無陂,遵王之義」,本作頗,唐明皇改爲陂。
《韻補》曰:古義字皆音俄,《周官註》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叶俄音。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乂,改頗爲陂,以從今音,古音遂湮矣。

  又,《集韻》:逋禾切,音波。
《博雅》:陂陁,衰也。

  又,《集韻》:一曰山坡。或作岥。
  又,《集韻》:蒲波切,音婆──陂陁,不平。
  又,《廣韻》《集韻》《韻會》:彼義切;
《正韻》:兵媚切,𡘋音賁。
《玉篇》:傾也、邪也。
《正韻》:不平曰險,不正曰陂。
《易・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復。
《周禮・春官・典同》:陂聲散。
《史記・五宗世家》:邯鄲中,諸使過客,以彭祖險陂,故莫留邯鄲。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9: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