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喁 |
释义 | 喁03074![]()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魚容切,音顒。 《說文》:魚口上見。 《廣韻》:噞喁。 《韓詩外傳》:水濁則魚喁。 庾肩吾詩:江潭作噞喁。 音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延頸舉踵,喁喁然,皆爭歸義。 【註】喁,五恭反,口向上也。 音 又,《集韻》:一曰聲也。 音 又,《集韻》《韻會》𡘋元俱切,音愚。 《集韻》:魚口出入。 音 又,《集韻》:一曰聲也。 《韻會》:聲相和。 《莊子・齊物論》: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 【音義】喁,五恭反,徐又音愚。 《史記・日者傳》:公等喁喁者也,何知長者之道乎。 音 又,《集韻》:語口切,音偶──義同。 《莊子音義》:又五斗反。 音 又,五矩切,音麌──噞喁,魚口聚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