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裸 |
释义 | 裸28631 古文: 𡑤![]() 音 《唐韻》:郎果切; 《集韻》:魯果切,𡘋音卵──赤體。 《說文》:袒也。 《孟子》:雖袒裼裸裎於我側。 《左傳・僖二十三年》:曹共公聞其騈脅,欲觀其裸。 〈魏志〉【裴松之註】:襧衡爲漁陽摻撾,不易衣,吏呵之,衡乃脫衣裸身爲之。 義 又,人曰裸蟲。 《晉書・五行志》:裸蟲,人類,而人爲之王。 義 又,川名。 《述異記》:桂林東南邊,海有裸川。 桓譚《新論》:呈衣冠于裸川。 義 又,海上有裸人鄕。 義 又,館名。 《拾遺記》:靈帝初,起裸遊館千閒。 義 《韻會》作𧝹,別作倮臝儽。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