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胕 |
释义 | 胕24197 部首:肉 筆畫:5 總筆畫:11注音:ㄈㄨˋ,ㄈㄨ,ㄈㄨˊ拼音:fù, fū, fú卷別:未集・下卷武英殿刻本:第 2342 頁,第 10 字同文書局本:第 978 頁,第 13 字標點整理本:第 944 頁,第 16 字 音 《廣韻》《集韻》《韻會》:符遇切; 《正韻》:防父切,𡘋音附。 揚子《太玄經》:肺胕之行,《廣韻》:肺胕,心膂。 《集韻》:人之六腑也。 《正韻》:《晉書》作肺腑,誤。 音 又,《集韻》:風無切,音膚──足也。或作趺、𧿤。 《戰國策》: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 【釋文】胕,音膚。 音 又,《五音集韻》:防無切,音扶──腫也。 《山海經》:竹山有草焉,其名曰黃雚,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 【註】治胕腫也──音符。 義 又,《韻會》:通作附。 《前漢・劉向傳》:臣幸得託肺附。 【註】肝肺相附著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