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玕 |
释义 | 玕16884 古文: 𤥚![]() 音 《唐韻》:古寒切; 《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𡘋音干。 《說文》:琅玕也。 《廣韻》:美石次玉。 《書・禹貢》:厥貢惟球琳、琅玕。 《爾雅・釋地》:西北之美者,有崑崙虛之璆琳、琅玕焉。 【註】琅玕,狀如珠也。 義 又,樹名。 《韻會》:崑崙山有琅玕樹。 《本草綱目》:流離之類有五色,火劑瑞也,以靑者入藥。 音 又,《韻補》叶經天切,音堅。 曹植〈美女篇〉: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環叶音懸。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