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23909 古文: 
部首 筆畫4 總筆畫10注音ㄍㄥˇ,ㄐㄧㄥˇ,ㄐㄩㄥ拼音ɡěnɡ, jǐnɡ, jiōnɡ卷別:未集・中卷武英殿刻本:第 2307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966 頁,第 14 字標點整理本:第 932 頁,第 1 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古幸切,音𦵸。
《說文》:耳著頰也。

  又,《廣韻》:耿介也。
馮衍〈顯志賦〉:獨耿介而慕古兮。
徐敬業詩:少年負壯氣,耿介立衝冠。

  又,《韻會》:不安也。
《詩・衞風》:耿耿不寐。
【傳】耿耿,猶儆儆也。錢氏曰:耿耿,小明,心有所存,不能忘之貌。

  又,光也。
《書・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

  又,與「炯」通。
〈晉語〉:其光耿於民矣。
【註】耿,猶炤也。

  又,地名。
《左傳・閔元年》:滅耿,滅霍,滅魏。
【註】平陽皮氏縣東南有耿鄕。
《括地志》:霍晉州霍邑縣,故耿城,今名耿倉城,在絳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故耿國。

  又,《山海經》:耿山無草木,多水碧。
  又,姓。漢耿弇、耿况。
  又,《集韻》:俱永切,音憬──光也。本作炅。
  又,《集韻》:涓熒切;
《韻會》:古熒切,𡘋音扃──明白也。

  又,與𥳑通,幽州方言也。
〈蜀志・𥳑雍傳〉【註】:或曰:雍本姓耿,幽州人語謂耿爲𥳑,遂隨音變之。
【按】《說文》耿,耳著頰也,从耳,烓省聲。杜林說:耿,光也,从光聖省。凡字皆左形右聲,杜說非也。徐鍇曰:凡字多右形左聲,此說或後人所加,或傳寫之誤。語載徐本《說文》。蓋許以杜說爲非,徐以許左形右聲爲誤。
《字彙》《正字通》𡘋錄其說,而不折衷其是非,不知耿,光也,以杜說爲優;至謂凡字皆左形右聲,與凡字多右形左聲,則許、徐之說皆非也。
《周禮》六書,賈公彥疏辨之詳矣。賈之言曰:書有六體,形聲實多,若江、河之類,是左形、右聲;鳩、鴿之類,是右形、左聲;草、藻之類,是上形、下聲;婆、娑之類,是下形、上聲;圃、國之類,是外形、內聲;闃、衡、辮、戚、𡌵、贏之類,是內形、外聲。形聲之等有六也,附記於此。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8 1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