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袂 |
释义 | 袂28431![]() 音 《唐韻》:弭弊切; 《集韻》《韻會》:彌蔽切,𡘋音櫗。 《玉篇》:袖也。 《釋名》:袂,掣也;掣,開也。開張之,以受臂屈伸也。 《禮・曲禮》:以袂拘而退。 《儀禮・大射儀》:大射正弓矢,以袂順左右隈。 《前漢・鄒陽傳》:攘袂而正議者,獨大王耳。 義 又,擔袂,國名。 《水經注》:江口有國,號擔袂,屬天竺,遣黃門字興爲擔袂王。 音 又,《集韻》:儒稅切,音汭。 《莊子・漁父篇》:被髮揄袂。《釋文》袂,李音芮。 音 又,倪祭切──同褹。詳褹字註。 音 又,《類篇》:古穴切──同𧝃,亦袖也。 《韻補》:沈炯〈歸魂賦〉:矧古今之悲凉,並攢心而霑袂;渡狹嶺之欹危,跨淸津之幽咽。 卷別:考證・申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650 頁,第 4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9 頁,第 31 字 【考證】① 《莊子・漁父篇》被髮褕袂。 《李軌云》儒稅切謹照原文,「褕」改「揄」;「《李軌云》儒稅切」改「《釋文》袂,李音芮」。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