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躬 |
释义 | 躬31794![]() 音 《唐韻》:居崇切; 《集韻》《韻會》:居雄切,𡘋音弓。 《說文》:躳,或从弓,身也。 《五經文字》:躬,俗躳字。今經典通用。 《易・蒙卦》:見金夫不有躬。 又,〈艮卦〉:艮其身,止諸躬也。 【疏】躬,猶身也。 《書・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 《詩・邶風》:我躬不閱。 義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伯執躬圭。 【註】以人形爲瑑飾。 義 又,姓。 《廣韻》:出何氏《姓苑》。 音 又,《韻補》叶姑弘切。 《易・震卦》:不于其躬,于其鄰。 班固〈東都賦〉:登靈臺考休徵,俯仰乎乾坤,參象乎聖躬。 音 又,叶俱王切。 𨻰琳〈大荒賦〉:延年其可留兮,何勤遠以苦躬;紛吾情之駘蕩兮,嗟吾願有弗遑。 卷別:考證・酉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697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1 頁,第 37 字 【考證】① 《班固・東都賦》登靈臺乎考休徵。謹照原文,「臺」下省「乎」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