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銛 |
释义 | 銛33559![]() 音 《唐韻》:息廉切; 《集韻》:思廉切,𡘋音䆎。 《說文》:鍤屬。 義 又,《玉篇》:利也。 賈誼〈過秦論〉非銛于句戟長鎩也,《史記・秦始皇紀》作錟。 《前漢・賈誼傳》:莫邪爲鈍兮,鈆刀爲銛。 【註】晉灼曰:世俗謂利爲銛。 義 又,《廣韻》:《纂文》曰:鐵有距,施竹頭以擲魚爲銛也。 義 又,姓。 《正字通》:宋有銛朴翁,工詩。 音 又,《集韻》:習琰切,音燄──臿屬。 音 又,《廣韻》:他玷切; 《集韻》:他點切,𡘋音忝。 《博雅》:錍謂之銛。 音 又,《博雅》:斷也。 《音釋》:銛,他點反;又,息廉反。 音 又,《方言》:銛,取也。 【註】謂挑取物也,音忝。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