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銚 |
释义 | 銚33557![]() 音 《唐韻》:以招切; 《集韻》《韻會》:餘招切,𡘋音遙。 《說文》:溫器也。 《廣韻》:燒器。 《正字通》:今釜之小而有柄有流者,亦曰銚。 義 又,《方言》:𥁄,宋楚魏之閒或謂之銚銳。 義 又,《說文》:一曰田器。 義 又,姓。 《後漢・銚期傳》:銚期,字須况,潁川郟人。 音 又,國名。 《前漢・禮樂志》:銚四會員十二人,齊四會員十九人。 【註】銚,國名──音姚。 義 又,馬融〈長笛賦〉: 【註】皆分別節制之貌。 音 又,《集韻》:千遙切,音𣂀──臿也。 《詩・周頌》庤乃錢鎛【疏】:《世本》云:垂作銚。宋仲子註云:銚,刈也。然則銚,刈物之器也。 【釋文】銚,七遙反。 《莊子・外物篇》:銚鎒于是乎始修。 【註】銚,七遙反──削也,能有所穿削也。 又,他堯反。 音 又,《廣韻》:吐彫切; 《集韻》:他彫切,𡘋音祧──義同。 音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徒弔切,音調──燒器。 《集韻》或作鑃、鑵。 音 又,《集韻》:他弔切,音糶──義同。 音 又,弋笑切,音燿──與𦾺同。𦾺芅,草名。 《爾雅・釋草》:長楚銚芅。 【註】今羊桃也。或曰鬼桃,葉似桃,華白,子如小麥,亦似桃。 【按】《釋文》銚音姚,與《集韻》音異。 音 又,《集韻》:田聊切,音迢──長矛也。 《呂氏春秋》:長銚利兵。 卷別:考證・戌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768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5 頁,第 27 字 【考證】① 《詩・周頌・痔乃錢鎛》謹照原文,「痔」改「庤」。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