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銓 |
释义 | 銓33548![]() 音 《唐韻》:此緣切; 《集韻》《韻會》:逡緣切,𡘋音詮。 《說文》:衡也。 《廣韻》:量也、次也、度也。 《爾雅・釋言》:銓也。 【疏】謂銓量輕重也。 《前漢・王莽傳》:考量以銓。 【註】銓,權衡也。 義 又,《玉篇》:平木器。 義 又,三銓。 《唐六典》:吏部有三銓法,尚書典其一,爲尚書銓;侍郎分其二,爲中銓、東銓。以四事擇其才,曰身、言、書、判;以三類觀其異,曰德、才、勞。凡流外兵部、禮部舉人,郎官得自主之,曰小選。 【註】尚書掌七品以上選,侍郎掌八品以下選。 義 又,姓。漢捕羌校尉銓徵。 義 《集韻》或作輇。 《莊子・外物篇》:輇才諷說之徒。 【註】輇量人物也。亦作硂。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