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哲 |
释义 | 哲02911 古文: 嚞![]() 音 《唐韻》《集韻》《韻會》𡘋陟列切,音蜇。 《爾雅・釋言》:哲,智也。 《書・舜典》:濬哲文明。 〈說命〉:知之曰明哲。 〈洪範〉:明作哲。 《方言》:哲,知也。齊宋之閒謂之哲。 《前漢・于定國傳贊》:哀鰥哲獄。 【註】師古曰:知獄情也。 音 又,《正字通》叶音質。 陸機〈陸抗誄〉:人玩其華,鮮識其實;於穆我公,因心則哲。 音 又,《唐韻正》叶音制。 曹植〈黃帝贊〉:少典之孫,神明聖哲;土德承火,赤帝是滅。服牛乗馬,衣裳是制;氏雲名官,功冠五列。滅,亡例反,列音例。 傅玄〈祀景帝登歌〉:執競景皇,克明克哲;旁作穆穆,惟祇惟畏。 義 《說文》或作悊,《廣韻》與喆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