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羊 |
释义 | 羊23375![]() 音 《廣韻》:與章切; 《集韻》《韻會》:余章切; 《正韻》:移章切,𡘋音陽。 《說文》:羊,祥也,从𦫳,象頭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 《玉篇》:豕屬也。 《易・說卦》:兌爲羊。 【註】其質好剛鹵。 《詩・召南》:羔羊之皮。 【傳】小曰羔,大曰羊。 《禮・曲禮》:羊曰柔毛。 〈月令〉:食麥與羊。 【註】羊,火畜也──時尚寒,食之以安性也。 義 又,麢羊。 《爾雅・釋獸》:麢,大羊。 【註】似羊而大,角圓銳,好在山崖閒。 義 又,鳥名。 《家語》:齊有一足之鳥,飛集于公朝。齊侯使使問孔子,孔子曰:此鳥名商羊,水祥也。 義 又,姓。 《左傳・閔二年》:羊舌大夫。 【註】羊舌,氏也。 《公羊傳》【疏】:子夏傳與公羊高。 《史記・梁孝王世家》:齊人羊勝。 義 又,官名。 《周禮・夏官・羊人》【註】:羊屬南方火,司馬火官,故在此。 義 又,白羊,匈奴國名。 《史記・匈奴傳》:幷樓煩、白羊河南。 義 又,《前漢・禮樂志》:雙飛常羊。 【註】猶逍遙也。 屈原〈離騷〉:聊逍遙以相羊。 【註】逍遙、相羊,皆遊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