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23353
部首 筆畫14 總筆畫20注音ㄌㄨㄛˊ,ㄌㄧˊ,ㄌㄨㄛˋ拼音luó, lí, luò卷別:未集・中卷武英殿刻本:第 2268 頁,第 17 字同文書局本:第 950 頁,第 12 字標點整理本:第 914 頁,第 11 字

  《廣韻》:魯何切;
《集韻》《韻會》:良何切;
《正韻》:郎何切,𡘋音蘿。
《說文》:以絲罟鳥。古者芒氏初作羅。
《爾雅・釋器》:鳥罟謂之羅。
【註】謂羅絡之。
《詩・王風》:雉離於羅。
《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

  又,《類篇》:帛也。
《釋名》:羅文,疎羅也。
《戰國策》:下宮糅羅紈,曳綺縠。

  又,《廣雅》:羅,列也。
《楚辭・九歌》:羅生兮堂下。
【註】羅列而生。

  又,國名。
《左傳・桓十二年》:羅人欲伐之。
【註】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

  又,水名。
《史記・屈原傳》:遂自投汨羅。
【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

  又,新羅,東夷國名。
《唐書・東夷傳》:新羅,弁韓苗裔也,居漢樂浪地。

  又,姓。
《姓氏急就篇》:羅氏,顓頊後,封于羅,今房州也,子孫以爲氏。

  又,羅羅,獸名。
《山海經》:北海有獸,狀如虎,名曰羅羅。
《駢雅》:靑虎謂之羅羅。

  又,菴羅,果名。
《本草》:梨之類,色黃,如鵝梨。

  又,《集韻》:鄰知切,音離──義同。
  又,《集韻》:郎佐切,音囉──邏,或省作羅,巡也。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8 17: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