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罷 |
释义 | 罷23309![]() 音 《廣韻》:薄蟹切; 《集韻》《韻會》:部買切,𡘋音𢞎。 《說文》:遣有罪也。从罔、能。言有賢能而入罔,卽貰遣之。 《周禮》曰:議能之辟。 義 又,《玉篇》:休也、巳也。 《易・中孚》:或鼓或罷。 《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 《論語》:欲罷不能。 音 又,《廣韻》:甫靡切; 《集韻》:補靡切,𡘋音彼──義同。 音 又,《韻會》:皮駕切,音與杷同──義同。 音 又,《廣韻》:符羈切; 《集韻》《正韻》:蒲糜切,𡘋音皮──疲,或作罷。 《玉篇》:極也。 《周禮・秋官・大司𡨥》:以圜土聚敎罷民。 【疏】罷謂困極罷弊。 《禮・少儀》:師役曰罷。 【註】罷之爲言勞也。 義 又,《楚辭・大招》:誅譏罷只。 【註】罷,駑也。 《史記・平原君傳》:臣不幸有罷癃之疾。 音 又,《集韻》:攀糜切,音披──罷辜,磔牲以祭。 音 又,《集韻》:羆,或省作罷。詳羆字註。 音 又,《集韻》:拍逼切,音堛──同副。副,判也。或作罷。 音 又,《正韻》:補買切,音擺──閩人呼父爲郎罷。 顧况詩:兒餒 ![]() 音 《唐韻正》:罷音皮,皮音婆──凡經傳中罷倦之罷、罷休之罷,皆讀婆;今人音皮而誤,又𣸸一蒲蟹反,至土音又轉而爲蒲怕矣。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