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罔 |
释义 | 罔23217 古文: 𡦽 𡧏![]() 義 《說文》网,或从亡。 《易・繫辭》:結繩而爲罔罟,以佃以漁。 【釋文】取獸曰罔,取魚曰罟。 【按】《今文易》作網。 義 又,羅也。 《易・大壯》:君子用罔。 【註】君子用之,以爲羅己者也。 《詩・大雅》:天之降罔。 【傳】天下羅罔,以取有罪。 義 又,《爾雅・釋言》:罔,無也。 《易・晉卦》:貞吉,罔孚。 《書・湯誓》:罔有攸赦。 義 又,《論語》:罔之生也幸而免。 【何晏註】誣罔。 【朱註】不直也。 《前漢・揚雄傳》:不可姦罔。 【註】誣也。 義 又,《楚辭・九歌》:罔薜荔兮爲帷。 【註】結也。 義 又,《楚辭・九章》:罔芒芒之無紀。 【註】又欲罔然芒芒與衆同志,則無以立紀綱、垂號諡也。 義 又,《莊子・齊物論》:罔兩問景曰。 【註】罔兩,景外之微隂也。 義 又,同魍。 《孔叢子》:土木之怪,夔、罔兩。 音 又,《集韻》:武方切,音亡──汪罔氏,長狄之君。 卷別:考證・未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542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3 頁,第 52 字 【考證】① 《楚辭・九歌》罔薜荔爲帷。謹照原文,「薜荔」下增「兮」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