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繭 |
释义 | 繭22980 古文: 絸![]() 音 《廣韻》:古典切; 《集韻》《韻會》《正韻》:吉典切,𡘋音趼。 《說文》:蠶衣也。 《禮・祭義》:世婦卒蠶,奉繭以示于君,遂獻繭于夫人。 義 又,《釋名》:煑繭曰幕,貧者著衣,可以幕絡絮也。或謂之牽離,煑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綿然也。 《禮・玉藻》:纊爲繭,縕爲袍。 義 又,繭繭,聲氣微也。 《禮・玉藻》:言容繭繭。 【疏】猶綿綿,聲氣微細繭繭然。 義 又,《戰國策》:足重繭而不休息。 【註】足傷皮皺如蠶繭也。 義 《類篇》或作𦇂。俗作蠒,非是。 卷別:考證・未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539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3 頁,第 42 字 【考證】① 《釋名》繭曰幕也。謹照太平御覽引釋名原文改爲煑繭曰幕,或謂牽離。謹照釋名原文,謂下增之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