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灼 |
释义 | 灼15362![]() 音 《唐韻》:之若切; 《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𡘋音酌。 《說文》:炙也。 《玉篇》:熱也。 《廣韻》:燒也。 〈魯語〉:如龜焉,灼其中,必文於外。 《前漢・霍光傳》:灼爛者,在於上行。 義 又,《玉篇》:明也。 《書・洛誥》:無若火始燄燄,厥攸灼敘,弗其絕。 又,〈立政〉:我其克灼知厥若。 義 又,《玉篇》:灼灼,花盛貌。 《詩・周南》:灼灼其華。 義 又,《方言》:灼,驚也。 【註】猶云恐𤋲也、煎盡也。 《後漢・楚王傳》:既知審寔,懷用悼灼。 音 又,《唐韻正》:之邵反──同炤。 《禮・中庸》引《詩》「亦孔之炤」作「亦孔之灼」。 【按】今文作昭。 義 又,《越絕書》「灼龜」作「炤龜」。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