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灸 |
释义 | 灸15357![]() 音 《唐韻》《正韻》:舉友切; 《集韻》《韻會》:己有切,𡘋音九。 《說文》:灼也。 《玉篇》:𭶢也。 《增韻》:灼體療病也。 《史記・倉公傳》:形弊者,不當關灸鑱石及飮毒藥也。 義 又,通作久。 《儀禮・士喪禮》:幂用疏布久之。 【註】久讀爲灸,謂以蓋鬲口也。 【疏】灸塞義,謂直用疏布蓋鬲口爲塞也。 音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居又切,音救──義同。 義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灸諸牆,以眡其橈之均也。 【註】灸,猶柱也。 【疏】柱之兩牆,觀其體之强弱均否。 義 又,《本草綱目》:天灸、白灸,毛莨艸別名。山人截瘧采莨葉,挼貼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名。 義 又,姓。見《姓苑》。 義 《集韻》:或書作𤆐。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