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22633
部首 筆畫8 總筆畫14注音ㄨㄟˊ,ㄩㄥ拼音wéi, yōnɡ卷別:未集・中卷武英殿刻本:第 2217 頁,第 6 字同文書局本:第 927 頁,第 15 字標點整理本:第 889 頁,第 29 字

  《廣韻》:以追切;
《集韻》《韻會》:夷隹切,𡘋音惟。
《說文》:車蓋維也。

  又,《博雅》:係也。
《詩・小雅》:縶之維之。
【傳】維,繫也。
《公羊傳・昭二十四年》:且夫牛馬維婁。
【註】繫馬曰維,繫牛曰婁。

  又,《詩・小雅》:四方是維。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維邦國。
【註】維,猶連結也。

  又,《儀禮・太射禮》:中離維綱。
【註】侯有上下綱,其邪制射舌之角爲維。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己曰屠維。
  又,《前漢・賈誼傳》:是猶度江河亡維楫。
【註】維,所以繫船。

  又,《管子・牧民篇》: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又,《淮南子・天文訓》:帝張四維,運之以斗。
  又,《楚辭・天問》:幹維焉繫。
【註】維,綱也。

  又,《爾雅・釋詁》:維,伊維侯也。
【註】發語辭。
《韻會》:案,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又訓獨。
《尚書》助辭皆用惟字,《詩》助辭多用維字,《左傳》助辭用唯字,《論語》助辭用惟字。新安朱氏曰:惟从心,思也;維,糸繫也;唯从口,專辭也、應辭也──然皆語辭,古書皆通用之。

  又,地名。
《史記・管晏列傳》: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
【註】應劭曰:故萊夷維邑。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維氾,妖巫,卷縣人。

  又,於恭切,音雍。
《周禮・夏官・職方氏》:其浸盧維。
【釋文】盧音雷;維,於恭反。



卷別:考證・未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528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3 頁,第 8 字
  【考證】① 《楚辭・天問》幹維焉繫。
【註】維,網也。謹照原文,「網也」改「綱也」。
② 《爾雅・釋詁》維,伊維也。謹照原文,改伊維侯也。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2 17: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