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澤 |
释义 | 澤14920 古文: 㚖![]() 音 《唐韻》:丈伯切; 《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𡘋音宅。 〈周語〉:澤,水之鐘也。 《風俗通・山澤篇》:水草交厝名之爲澤。澤者,言其潤澤萬物以阜民用也。 義 又,光潤也。 《禮・少儀》:澤劒首。 義 又,雨澤。 《易・夬卦》:澤上于天。 義 又,德澤。 《書・畢命》:澤潤生民。 義 又,洗濯曰澤。 《禮・曲禮》:共飯不澤手。 【疏】以手宜潔淨,不得臨食始捼莎也。 義 又,褻衣曰澤。 《詩・秦風》:與子同澤。 【箋】袴也。 義 又,香澤。梁𥳑文帝〈樂府〉:八月香油好煎澤。 又,澤宮。 《禮・射義》:必先習射于澤。澤者,所以擇士也。 義 又,州名。 《韻會》:秦上黨郡,隋爲澤州。 音 又,《集韻》《正韻》𡘋施隻切,音適──與釋同。 《詩・周頌》:其耕澤澤。 【疏】釋釋然土皆解散也。 音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達各切,音鐸──格澤,星名,音鶴鐸。 《史記・天官書》:格澤,星如炎火之狀。 音 又,《集韻》:夷益切,音繹──與醳同。 《禮・郊特牲》:舊澤之酒。 【註】澤,讀爲醳。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