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蜥 |
释义 | 蜥27524![]() 音 《唐韻》:先擊切; 《集韻》《韻會》:先的切,𡘋音錫。 《爾雅・釋魚》:蠑螈,蜥蜴。 《說文》:在草曰蜥蜴,在壁曰蝘蜓。 《本草》:小而五色,尾靑碧者,名蜥蜴;小而緣牆壁,色黑者,名蝘蜓。 《方言》:蜥蜴,秦晉西夏謂之守宮,或謂之蠦𧔊,南陽呼蝘蜓,其在澤中謂之蜥蜴,南楚謂之蛇醫,或謂之蠑螈。 《前漢・東方朔傳》:武帝置守宮盂下,令朔射之。朔曰:臣以爲龍又無角,謂之爲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卽蜥蜴。互詳蝘字註。 義 《集韻》亦作蝷、蜤。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