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紅 |
释义 | 紅22330![]() 音 《廣韻》:戸公切; 《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𡘋音洪。 《說文》:帛赤白色。 《釋名》:紅,絳也──白色之似絳者。 《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 【疏】紅,南方閒色。 義 又,地名。 《左傳・昭八年》:大蒐于紅。 【註】紅,魯地。 義 又,草名。 《爾雅・釋草》:紅,蘢古。 【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音 又,《集韻》:沽紅切; 《正韻》:古紅切,𡘋音公──與「功」通。 《史記・文帝紀》:服大紅十五日,小紅十四日。 【註】服虔曰:當言大功、小功。 義 又,與「工」通。 《前漢・酈食其傳》:紅女下機。 【註】師古曰:紅,讀曰工。 音 又,《集韻》:古巷切,音降──絳,或作紅。 《前漢・外戚恩澤侯表》:孝平二十二人,有紅侯。 【註】師古曰:疑紅字當爲絳。劉攽曰:今有紅縣,音降。紅亦有降音。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