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粢 |
释义 | 粢22063![]() 音 《廣韻》:卽夷切; 《韻會》:將支切; 《正韻》:津私切,𡘋音咨。 《類篇》:稷也。 《爾雅・釋草》【疏】:粢者,稷也。 《禮・曲禮》:稷曰明粢。 《左傳・桓六年》:潔粢豐盛。 【註】黍稷曰粢。 義 又,通作齊。 《儀禮・士虞禮》:明齊溲酒。 【註】今文曰明粢。 義 又,通作齍。 《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六齍之名物。 【註】齍讀爲粢。六粢謂六穀,黍、稷、稻、粱、麥、苽。 音 又,《集韻》:才資切,音茨。 《說文》稻餠,與餈同。 《列子・力命篇》:食則粢糲。 【註】粢,稻餠也,味類籺米,不碎。 《方言》:餌謂之餻,或謂之粢。 音 又,《集韻》:才詣切,音劑──酒也。 《禮・禮運》:粢醍在堂。通作齊。 義 《說文》本作𪗉,或作秶,今文从米作粢。 卷別:考證・未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514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2 頁,第 20 字 【考證】① 《說文》本作齋。謹按,說文𪗉从齊从禾,今改𪗉。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