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蚌 |
释义 | 蚌27234![]() 音 《唐韻》《集韻》《正韻》𡘋步項切,音棒。 《說文》:蜃屬。 《爾雅・釋魚》:蚌含漿。 《本草》:生江漢渠瀆閒,殼堪爲粉。 《呂氏春秋》:月望,則蚌蛤實。 左思〈吳都賦〉:蚌蛤珠胎,與月虧全。 《拾遺記》:隂泉在寒山之北,有黑蚌飛翔來去。 音 又,《正韻》:蒲浪切,傍去聲──義同。 音 又,《唐韻古音》:步孔切,郭璞《山海經》歐絲野【贊】:女子鮫人,體近蠶蚌;出珠匪甲,吐絲匪蛹;化出無方,物豈有種。 音 又,《集韻》:白猛切,音𩶁──與「蠯」通。 音 又,敷容切,音丰──與「蜂」通。 義 或作蜯、蛖。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