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潛 |
释义 | 潛14790![]() 音 《唐韻》:昨鹽切; 《集韻》《韻會》《正韻》:慈鹽切,𡘋音𤄵。 《說文》:涉水也。 《方言》:潛、涵,沉也。 又,游也。 【註】潛行水中亦曰游。 義 又,藏也。 《易・乾卦》:陽氣潛藏。 義 又,《爾雅・釋言》:潛,深也。 《詩・小雅》:潛雖伏矣。 義 又,漢水之別名。 《爾雅・釋水》:水自江出爲沱,漢爲潛。 《書・禹貢》:沱、潛既道。 義 又,丘名。 《爾雅・釋丘》:晉有潛丘。 義 又,地名。 《春秋・隱二年》:公會戎于潛。 義 又,邑名。 《史記・楚世家》:吳取楚之六潛。 義 又,潛江,縣名。 《廣輿記》:屬安陸府。 義 又,牛名。 《酉陽雜俎》:句漏縣大江中有潛牛。 義 又,姓。宋安撫使潛說友。 義 又,《小爾雅》:魚之所息謂之潛。 《詩・周頌》:潛有多魚。 【傳】潛,糝也。 音 又,《廣韻》《集韻》𡘋慈艷切,音䁮──義同。一曰伏流。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