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漆 |
释义 | 漆14670 古文: 𣴶![]() 音 《唐韻》:親吉切; 《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𡘋音七──水名。 《說文》:水,出右扶風杜陵岐山。 《書・禹貢》:導渭自鳥鼠同穴,東會于澧,又東會于涇,又東過漆沮。 《山海經》:羭次之山,漆水出焉。 義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右扶風。 義 又,古邑名。 《春秋・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 義 又,海名。 張說《梁四公記》:黑谷之北有漆海。 義 又,木名。 《詩・鄘風》:椅桐梓漆。 義 又,木汁可髤物。 《書・禹貢》:厥貢漆絲。 義 又,物之黑者曰漆。 《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 【註】漆車,黑車也。 音 又,《集韻》:七結切; 《韻會》《正韻》:千結切,𡘋音切──祭禮之容。 《禮・祭義》:濟濟漆漆。 【註】漆漆者,專致之容。 音 又,《集韻》:七四切,音次──與髤、䰍、𥿴同,以漆塗器也。 義 本作桼,亦作柒。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