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滅 |
释义 | 滅14587 古文: 𣹹 𢦹![]() 音 《唐韻》:亡列切; 《集韻》:莫列切,𡘋音搣。 《說文》:盡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 【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 義 又,沒也。 《易・大過》:過涉滅頂。 義 又,火熄也。 《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音 又,《韻補》叶明祕切,音媚。 曹植〈夏啓讚〉:大戰于甘,有扈以滅;威振諸侯,元功克乂。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