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醢 |
释义 | 醢33219![]() 音 《唐韻》《正韻》:呼攺切; 《集韻》:許亥切,𡘋音海。 《說文》:肉𤖕也。 《詩・大雅》:醓醢以薦。 【疏】醢,肉汁也。 《禮・曲禮》:⽏歠醢。 【疏】醢,肉醬也。醬宜鹹,客若歠之,則是醬淡也。 《周禮・天官》:醢人掌四豆之實,醓醢、蠃醢、蠯醢、蜃蚳醢、兔醢、魚醢、鴈醢。 【註】凡作醢者,必先膊乾其肉,乃後莝之,雜以粱麴及鹽,漬以美酒,塗置甁中,百日則成。鄭司農曰:無骨曰醢。 義 又,烹也。 《史記・魯仲連傳》: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 《前漢・班固敘傳》:然卒潤鑊伏質,亨醢分裂。 音 又,《韻補》叶虎李切,音喜。 《楚辭・九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葅醢。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