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闞 |
释义 | 闞34436![]() 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苦濫切,音瞰。 《說文》:望也。 義 又,《博雅》:闞,視也。 義 又,《玉篇》:臨也。 義 又,《廣韻》:魯邑。 《左傳・昭二十五年》:叔孫昭子如闞。 【註】闞,魯邑。 《榖梁傳・昭三十二年》:公在乾侯取闞。 義 又,亭名。 《後漢・郡國志》:東平陸,六國時曰平陸,有闞亭。 義 又,姓。 《史記・齊太公世家》:闞止有寵焉。 音 又,《集韻》《韻會》𡘋虎檻切,音㺖──虎聲。 《詩・大雅》:闞如虓虎。 【傳】闞然如虎之怒。 【釋文】火斬反。 《前漢・敘傳》:於是七雄虓闞。 音 又,《廣韻》《集韻》:許鑒切; 《韻會》:胡懺切; 《正韻》:胡監切,𡘋音㒈。 《廣韻》:犬聲。 《集韻》:獸怒聲。 音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虎覽切,音喊──義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