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闚 |
释义 | 闚34421![]() 音 《唐韻》:去隨切; 《集韻》《韻會》:缺規切,𡘋音恢。 《說文》:閃也。謂傾頭門中視也。从門,規意兼聲。 《廣韻》:小視。 《集韻》:窺,通作闚。 《易・觀卦》:闚觀,利女貞。 【註】所見者狹,故曰闚觀。 【疏】闚竊而觀也。 又,〈豐卦〉:闚其戸。 【疏】闚視其戸也。 《禮・禮運》:其餘鳥獸之卵胎,皆可俯而闚也。 《史記・刺客傳》:闚以重利。 《後漢・李固傳》:秦人不敢闚兵于西河。 義 又,同窺。 《列子・黃帝篇》:夫至人者,上闚靑天。 【釋文】同窺。 音 又,《集韻》:窺睡切,音觖──義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