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闓 |
释义 | 闓34408![]() 音 《廣韻》:苦亥切; 《集韻》《韻會》《正韻》:可亥切,𡘋音愷。 《說文》:開也。 《正韻》:闢也、解也。 《方言》:東齊開戸謂之閻笘,楚謂之闓。 《前漢・匈奴傳》:今欲與漢闓大關。 曹植〈矯志〉詩:門機之闓,楛矢不追。 義 又,《博雅》:闓,欲也。 義 又,通作凱。 《前漢・司馬相如傳》昆蟲闓懌,《史記》作凱澤。 音 又,《集韻》《正韻》𡘋丘哀切,音開。 《集韻》:明也。 音 又,決拾也。 《儀禮・鄕射禮》袒決遂【註】:決,猶闓也。以象骨爲之,著右大擘指,以鈎弦闓體也。 【釋文】闓,音開。 音 又,人名。 《後漢・劉表傳》:遂起立學校,博求儒術,綦母闓、宋忠等撰立五經章句,謂之後定。 【註】闓,音開。 音 又,《廣韻》:苦蓋切; 《集韻》《韻會》:口漑切; 《正韻》:丘蓋切,𡘋音慨──義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