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闍 |
释义 | 闍34397![]() 音 《唐韻》:當孤切; 《集韻》《韻會》《正韻》:東徒切,𡘋音都。 《說文》:闉闍也。从門,者聲。 《廣韻》:城上重門。 《玉篇》:城門臺也。 《詩・鄭風》: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傳】闍,城臺也。 【釋文】闍,鄭、郭音都。孫炎云:積土如水渚,所以望氣祥也。 《禮・月令・仲夏之月》可以處臺榭【註】:闍者謂之臺。 《集韻》或作堵。 音 又,《廣韻》:視遮切; 《集韻》《韻會》:時遮切; 《正韻》:石遮切,𡘋音蛇。 《說文》:闉闍也。 《詩・鄭風》闉闍【釋文】:又音蛇。 義 又,《正字通》:梵言闍維卽茶毗,僧死而焚之也。天竺第九祖入滅,衆以香油栴檀闍維眞體。闍維讀若蛇皮。蘇軾夜閱《傳燈錄》,燈花燒一僧字,題詩曰:曹溪夜岑寂,燈下讀傳燈;不覺燈花落,茶毗一個僧。 音 又,《集韻》:之奢切,音遮──城臺也。 《詩・鄭風》闉闍。徐邈讀。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