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閧 |
释义 | 閧34313![]() 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胡貢切,音哄。 《廣韻》:兵鬭也。 《集韻》:鬭聲。 《孟子》:鄒與魯閧。 《博雅》:閧,鬭也。 【釋文】胡貢反。 音 又,《廣韻》:胡絳切; 《集韻》《韻會》《正韻》:胡降切,𡘋音巷──義同。 音 又,《集韻》與𨞔同。 《說文》𨞔字註:里中道也。或作𨜕、巷、衖。 義 又,姓。 音 《韻會》:毛氏曰:當作鬨。从鬥、从共。鬥,音鬭──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 《廣韻》云:今與門戸字同,其實非也。 《正韻》:《孟子》鄒與魯鬨,《揚子》一鬨之市,皆有兩音,後人傳寫,誤从門。今塲屋中,用《孟子》《揚子》及經史中假借字,姑从門,其餘宜依本文。 義 《廣韻》:俗作闀。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