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閔 |
释义 | 閔34257![]() 音 《唐韻》:眉隕切; 《集韻》《韻會》:美隕切; 《正韻》:弭盡切,𡘋音敏。 《說文》:弔者在門也。 【徐曰】今別作憫,非。 義 又,《玉篇》:病也。 《詩・衞風》:覯閔既多。 【傳】病也。 《禮・儒行》:不閔有司。 【釋文】閔,本亦作愍。 義 又,傷念也。 《詩・周南・遵彼汝墳序》:婦人能閔其君子。 【註】傷念也。 義 又,勉也。 《書・君奭》:子惟用閔于天越民。 【傳】閔,勉也。 義 又,地名。 《榖梁傳・僖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閔。 【釋文】閔,左氏作緡。 義 又,姓。 《韻會》:孔子弟子閔損。 又,閔馬父。見《左傳》。 義 又,人名。 《前漢・哀帝紀》:立魯頃王子郚鄕侯閔爲王。 音 又,《集韻》:眉貧切,音珉。 《說文》秋天也,引〈虞書〉「仁閔覆下,則稱旻天」。或書作閔,通作𩔉。 義 又,《詩・豳風》: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註】亦病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