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籥 |
释义 | 籥21935![]() 音 《唐韻》《廣韻》:以灼切; 《集韻》《類篇》《正韻》:弋灼切; 《韻會》:弋約切,𡘋音藥。 《廣韻》:樂器,似笛。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約。 【註】籥如笛,三孔而短小。 《廣雅》:籥,七孔。 《詩・衞風》:左手執籥。 【傳】籥,六孔。 《周禮・春官》:籥師掌敎國子舞羽龡籥。 【註】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謂籥舞也。 《禮・文王世子》:秋冬學羽籥。 【疏】籥,笛也。籥聲出于中,冬則萬物藏于中云。 又,〈明堂位〉:土鼓、蕢桴、葦籥,伊耆氏之樂也。 《釋名》:籥,躍也,氣躍出也。 義 又,《說文》:書僮竹笘也。 義 又,與鑰同。 《書・金縢》:啓籥見書。 【疏】籥,開藏之管。 《禮・月令》:孟冬愼管籥。 義 又,星名。 《星經》:天籥七星,在斗杓第二星,主關籥開閉。 〈周天大象賦〉:天籥司其啓閉。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