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籚 |
释义 | 籚21901![]() 音 《廣韻》:落胡切; 《集韻》《韻會》《正韻》:龍都切,𡘋音盧。 《廣韻》:籚西竹,出會稽。 戴凱之《竹譜》:有竹象籚,因以爲名;東甌諸郡,緣海所生;肌理勻淨,筠色潤貞;凡今之篪,匪兹不鳴。 義 又,《類篇》:筐也。大曰籚,小曰籃。 《儀禮・士昏禮》【註】:笲竹器而衣者,其形蓋如今之筥𥬔籚矣。 義 又,通作廬。 《周禮・冬官・考工記》:秦無廬。 【註】矛戟柄也。 義 又,《韻會》同櫨,柱上拊也。 〈晉語〉:侏儒扶籚。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