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淮 |
释义 | 淮14295![]() 音 《唐韻》:戸乖切; 《集韻》《韻會》:乎乖切,𡘋音懷──水名。 《說文》: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 《風俗通・山澤篇》:淮,均也,均其務也。 《春秋說題辭》:淮者,均其勢也。 《釋名》:淮,圍也,圍繞揚州分界,東至於海也。 《周禮・夏官・職方氏》:靑州,其川淮、泗。 《書・禹貢》:導淮自桐柏。 義 又,水出漢中。 《前漢・地理志》:漢中郡房陵縣淮山,淮水所出。 義 又,淮安,郡名。 《廣輿記》:秦屬九江郡曰淮隂,漢曰臨淮,晉曰山陽,隋唐曰楚州,宋曰淮安。 音 又,《韻補》叶胡隈切,音回。 《左傳・昭十二年》: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爲諸侯師。一說淮讀爲濰叶韻。 音 又,叶虛欺切,音熙。 顏延之詩:惜無爵雉化,何用充江淮;去國還故里,迷門樹蓬藜。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