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箠 |
释义 | 箠21336![]() 音 《集韻》:是爲切,音垂──竹名。 張衡〈南都賦〉:其竹則篠簳箛箠。 音 又,《廣韻》:竹垂切; 《集韻》:株垂切;又中葵切,𡘋音追──竹節也。 音 又,《廣韻》:之累切; 《集韻》《韻會》:主蘂切,𡘋音捶──擊馬策也。 《史記・張耳陳餘傳》:杖馬箠,下趙數十城。 音 又,《集韻》:是棰切,音箠──義同。 義 又,笞𠛬也。 《前漢・𠛬法志》:景帝中六年定箠令,笞者箠長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也末薄半寸,皆平其節。當笞者笞臋,⽏得更人;畢一罪,乃更人。自是笞者得全。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