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賓 |
释义 | 賓30722 古文: 𧶉 𡫅 𥦎 𡧍![]() 音 《唐韻》:必鄰切; 《集韻》《韻會》《正韻》:𤰞民切,𡘋音濱。 《說文》:所敬也。 《玉篇》:客也。 《易・觀卦》:利用賓于王。 《書・舜典》:賓于四門。 又,〈洪範〉八政:七曰賓。 【傳】禮賓客無不敬。 《儀禮・士冠禮》:主人戒賓。 【註】賓,主人之僚友。 義 又,《爾雅・釋詁》:賓,服也。 【疏】賓者,懷德而服。 《新序》:先王所以拱揖指揮而四海賓者,誠德之至已形于外,故《詩》曰:王猷允塞,徐方既來。 義 又,《書・堯典》:寅賓出日。 【傳】賓,導也。 【釋文】從也。 義 又,律名。 《禮・月令》:律中蕤賓。 【註】仲夏氣至,則蕤賓之律應。 《白虎通》:蕤者,下也;賓者,敬也──言陽氣上極,隂氣始賓敬之也。 義 又,罽賓,西域國名。 《前漢・西域傳》:罽賓國王治循鮮城。 義 又,姓。 《玉海》:賓氏,周有賓滑、賓起,齊有賓胥無、賓媚人。 義 又,官名。 《唐書・百官志》:司賓、典賓、掌賓,各二人。 義 又,龍賓。 〈陶家甁餘事〉:明皇御案墨曰龍香劑。一日,見墨上有小道士如蠅而行。上叱之。即呼萬歲,曰:臣即墨之精,黑松使者也。凡世人有文者,其墨上皆有龍賓十二。上神之,乃以墨分賜掌文官。 義 又,野賓。 王氏《見聞錄》:王仁裕有猿,小而慧黠,名曰野賓。 音 又,《集韻》:必刃切,音殯。 《書・多士》:予惟四方罔攸賓。 【釋文】徐音殯,馬云卻也。 《史記・蘇秦傳》:其次必長賓之。 【註】次計長擯棄關西。 《莊子・徐無鬼》:先生居山林,以賓寡人。 【音義】賓,或作擯,棄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