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處 |
释义 | 處27097![]() 音 《唐韻》:昌與切; 《集韻》《正韻》:敞呂切,𡘋音杵。 《玉篇》:居也。 《詩・王風》:莫或遑處。 義 又,止也。 《詩・召南》:其後也處。 義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 義 又,居室也。 《詩・大雅》:于時處處。 義 又,歸也。 《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 義 又,分別也。 《晉書・杜預傳》:處分既定,乃啓請伐吳之期。 義 又,制也。 《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𠛬,而不能禁也。 義 又,姓。 《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 【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 《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 義 又,州名。 《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 音 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所也。 《詩・邶風》:爰居爰處,爰喪其馬。 〈魯語〉:五𠛬三次。 【註】次,處也。三處,野朝市也。 音 又,《集韻》:居御切──通據。人名,齊有梁丘處。 義 又,通杵。 《公羊傳・僖十二年》:𨻰侯處臼卒。 【註】《左傳》作杵臼。 義 《說文》作処。 義 《廣韻》:俗作䖏。 卷別:考證・申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623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8 頁,第 6 字 【考證】① 《詩・王風》其後也處。謹照原書,「王風」改「召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