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虒 |
释义 | 虒27086![]() 音 《唐韻》:息移切; 《集韻》:相支切,𡘋音斯。 《說文》:委虒,虎之有角者。 義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蜀郡緜虒。 義 又,上虒,亭名。 《水經注》:斷梁城卽上虒亭也。 義 又,下虒,臺名。 劉歆〈遂初賦〉:過下虒而歎息兮,悲平公之作臺。 義 又,虒祁,宮名。 《左傳・昭八年》:晉平公築虒祁之宮。 音 又,《類篇》:田黎切,音題──虒奚,縣名。 音 又,丈尔切,音豸。司馬相如〈上林賦〉:偨池茈虒。 【註】茈虒,不齊也。 義 《直音》作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