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蘄 |
释义 | 蘄26835![]() 音 《唐韻》《集韻》《類篇》:渠之切; 《正韻》:渠宜切,𡘋音其。 《玉篇》:草也。 《韻會》:似蛇牀。 《爾雅・釋草》:蘄茝蘼蕪。 義 又,張衡〈西京賦〉:結駟方蘄。 【註】馬銜也。 義 又,《莊子・齊物論》:子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 【註】蘄,求也。 《史記・秦本紀》:蘄年宮。 【註】蘄年,求年也。 義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江夏郡蘄春。 義 又,姓。 《通志・氏族略》:漢有弘農太守蘄良。 音 又,《韻會》:渠斤切,音芹。 《爾雅・釋草》:薜,山蘄。 【註】《廣雅》云:山蘄,當歸。 音 又,《集韻》:居希切,音機──沛郡有蘄縣,或作鄿。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