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藁 |
释义 | 藁26655![]() 音 《集韻》《正韻》𡘋古老切,音杲。 《唐韻》:俗槀字。 《正字通》:木枯也。 義 又,藁席。 《荀子・正名篇》:屋室廬宇葭藁蓐,尚機筵,而可以養形。 【註】以藁爲席,貧賤人之居也。 義 又,藁本,藥名。 《管子・地員篇》:五臭疇生蓮與蘼蕪、藁本、白芷。 義 又,《史記・屈原傳》:屬草藁。 【索隱註】創制憲令之本。 義 又,《前漢・陳湯傳》:斬郅支及名王以下縣頭藁街。 音 又,《韻補》:車御切。 《易林》:蝗齧我稻,驅不可去;實穗無有,但見空藁。 義 《正字通》引《漢書・馬援傳》藁葬註:草也。 【按】藳葬,藳字从禾,不从木。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