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貞 |
释义 | 貞30616 古文: 𠨀![]() 音 《唐韻》:陟盈切; 《集韻》《韻會》:知盈切,𡘋音禎。 《說文》:卜問也。从卜,貝以爲贄。 【徐曰】《周禮》有大貞禮,謂卜人事也。 義 又,《易・乾卦》:元亨利貞。 【疏】貞,正也。 又,〈文言〉:貞者,事之幹也。 《書・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疏】天子有大善,則天下得其正。 義 又,《書・洪範》:曰貞、曰悔。 【傳】內卦曰貞,外卦曰悔。 義 又,《禮・檀弓》:故謂夫子貞惠文子。 【疏】諡法,外內用情曰貞。 義 又,《釋名》:貞,定也,精定不動惑也。 義 又,木名。 《本草》:女貞,木名。蘇頌曰:女貞負霜蔥翠,故貞女慕其名。一名冬靑。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